空間設計最好的形容詞是現場,因為只有現場才能體會到除視覺以外的其他感受,光、材質、空間等,所以經典的空間也經得起時間的變化”
— 王斌
"
王斌,美格美典集團空間設計師
2019年中國室內設計大獎賽
文化、展覽類銀獎作品
主創設計師
MEGE:是什么原因讓你選擇了空間設計這一行業?
進入這一行當的原因很簡單,當時父親是做木工的,在選專業的時候以為"裝潢"設計就是木工,想著出來工作有著落就猛的撲了進去,沒想到一做就是十幾年了;而當時的“裝潢設計”現在也變成了“室內設計”,想著的著落也變成了不只是糊口的營生。
《一墻之隔與三分世界》
展廳集中展現中國式的概念,并突出不同視覺角度下的不同意象。設計團隊打破原始空間格局,基于墻與窗的關系,通過創建不同維度的表現手法,在步移景異的穿梭中完成人對空間的探索與交流。
MEGE:你最欣賞的空間大師是?
路易斯.康 /巴瓦,喜歡這兩個建筑大師都跟另外一個學者建筑師“董豫贛”有關,他提倡‘園林建筑學’的運用與實踐,并總結前人的智慧如何在當下的生活中繼續產生有益的作用,而康和巴瓦正是給予董豫贛啟發的建筑大師, 他們的共同點在于沒有拋棄前人的經驗與智慧,總是結合當下做出符合現實的空間作品,這個是我需要去學習,并實踐的。
水泥肌理與木質橫斷墻構成最主要的視覺元素,灰黃色基調搭配出和諧的入戶觀感。借由承重柱體、墻壁衍生出靈動三角關系,調動整個空間的神秘感。
核心動線自然散開、延續,賦予觀者多重路徑。由墻組成的窗口被轉化為場景與觀者對話的構件,增添觀賞性。隨著觀者的逐漸進入,開啟了不同的場景設定。
MEGE:這次作品的靈感來源是什么?
靈感來源可能來自一直的思考吧!我總在思考設計是不是用“標簽”來界定,如果不是那應該是什么樣子的?而設計是不是應該有出處?有出處的話應該怎么運用?最終的結果是希望一個: 有出處但不是用“標簽”來設計的空間,我用當代的建筑條件去對話前人的空間體驗,并希望能與現代生活發生新的反應。
展廳前臺區,結合古代觀水概念與實際體驗,勾勒虛實韻律,形成了現代接待空間。大面積透明櫥窗,既能與外部景致建立映射與交互,又與內部空間形成對照呼應。
MEGE:能否闡述下“窗與墻”的創作關系?
窗與墻的關系來自一部電影及空間意向;希區柯克的《后窗》,講述的是墻后面的故事,并通過窗把故事的線索顯露出來,我希望我的空間也是這樣的敘事結構,另一空間意向是“園林的景窗”,透過墻與窗的組合重新組織景觀的敘事,并通過動態的方式產生豐富的空間意向;我希望壓合這兩種空間敘事的方法。
MEGE:“行望八法”的設計含義?
“行望八法”是一種無奈的造景方法,也是一種主動建構事件的手法,“行望”來自《圓冶》中的“行望居游”,而行望八法也可以理解為“居游八法”,因此這八個景也融合了八個生活狀態,吃穿住行,琴棋書畫;誰說生活不是風景?
MEGE:在設計期間有沒有遇到什么難題?
最大的問題當然是材料,如何理解材料的特性并運用得當,這個總是難題并且總有遺憾!這導致項目即使完工了,到現場總有一種罪過的心理。
圖:枕香入夢
圖:雅閑聽風
MEGE:對于未來空間的想象?
未來的空間是我想應該是更多可能性,他不應該只是幾種類型,或有主流和少數之分,每一個“能主之人”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,而不是去附和他人。
MEGE:入行多年,這個行業給你的啟發?
行業的定義比較廣,且個人難以去界定范圍,因為跨界好像最近比較流行,行業也許應該是對從業者有更高的要求吧!或許應該跨過行業的邊界看看生活應該是什么樣子,或許行業的意義就是讓生活應該是生活自己的樣子。藝術只是生活的意識形態呈現,終究也要回歸于生活,這也是美格美典集團對于空間設計始終如一的理念。
《一墻之隔與三分世界》榮獲第22屆中國室內設計大獎賽文化、展覽類銀獎(金獎空缺),現全面開放,歡迎各界人士參觀指導。
展廳地址:福建省晉江市福興路遠祥大廈美格整裝體驗中心1樓